经济学原理(西方)作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0:19:14
1、所谓“理性人”是指决策一直正确的人( )。


2、实证命题回答的是“是什麽”的问题,而规范命题回答的是将会是什麽”( )。




3、需求规律告诉我们,随着某种物品价格上升,需求将减少.( )


4、收入效应是指消费者收入变化引起的商品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 )


5、对理性的消费者而言,当某商品的边际效用已经降低到零的时候,他不会再增加消费( ).


6、经济学家假定消费者对数量更多的任何一种商品的偏好大于数量较少的同种商品( )


7、如果某人大学毕业时选择继续升学,他的机会成本就是学习期间的所有费用( )。



8、垄断厂商出现亏损是不可能的( )


9、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唯一目标,这一目标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 )


10、在二手车市场上,如果没有确切的信息,买者只愿以低价购买,因为他们把所有的二手车都看成是最破的。( )


11、边际产品价值(VMP)或边际收益产品(MRP)度量的是一单位的生产要素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




12、通常把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上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称之为边际收益产品,用MRP表示,即MRP=MP×MR( )。



13、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日常用水,按照常理,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这个问题就可以妥善解决( T)


14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没有达到可能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研究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用科学方法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新常态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
  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新常态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新常态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一
  人们面临交易关系原句可理解为“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当一个社会的支出更多的运用在保卫海岸线上免受外国入侵的时候(大炮),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着每一种可能的选择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