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20:53:00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理解:
管理要做到少发号施令,以便让人们自行演变。

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谁做的这些暴行肆虐的事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的发号施令呢?
最高统治者应该谨言慎言,否则统治者一言,下级就会多言曲言甚至变言,底层执行者更会变本加厉,进而破坏了原先的社会状态,干扰了社会运转,所以要“希言”。

统治者“希言”,社会自身就会分化各个群类。
那些按追随道的人,慢慢就会得到道的指引,道也就成为了他的朋友,有道的其他人也就乐于和他在一起;按德行事的人,其自身就会慢慢建立德行,那些有德之人也就乐于和他交往;既不按道又不按照德行事的人,慢慢就会迷失,那些无道无德的人也会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这就是社会“自然”。

【“从事于道者”类似规律的研究者(例如科学家),“从事于德者”类似规律的执行者(例如工程师)。这一章同时也引出问题,“道”、“德”、“失”真的平等么?也许在某些方面,“失”可以启发“道”,“道”可以指导“德”,“德”可以教化“失”,并且在生命方面都是平等的。但在构建社会和指引未来等利害方面这三者没有平等。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种族与种族之间,因自身、环境、追求、文化等等方面不同,造就了“道”“德”“失”。所以“从事于道者”,要“同于道”。那些同于“失”的国家,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努力追赶有“道”之国,才有可能要求和有“道”之国平等。】

注意:
呼应第五章“多言数穷”。

注释:
希,罕也《尔雅》。言,主张、号令、话。自然,独自演变、自我形成。朝,早晨。
从,随行、跟随。事,侍奉,事件。同,合会也《说文》。信,守信用、信任、诚实。

译文:
少发号施令,让其自行演变。
所以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谁做的这事呢?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