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朝在康雍乾动用军队民族的主要构成是什么?满蒙八旗占什么地位 ?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1:27:11
还是汉人军队为主力?

例如征讨 西域 准部 蒙部(漠北) 高原的军队构成 汉人在军队作战中占据什么地位?

清军分八旗与绿营,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主要布防京城,拱卫京师,遇有战事则出征,征讨回部与蒙古主要是八旗兵。
汉族士兵一部分是汉军八旗的,最主要是绿营兵,他们布防整个中国,在战争中往往冲锋陷阵,乾隆朝八旗兵战斗力锐减,日益腐朽,绿营成为清朝国防力量的主力。

清朝康雍乾时期,军队民族主要来源于满、蒙、汉三个民族。满族旗兵是核心,蒙、汉兼用有两大目的,一是利用骁勇善战的蒙族力量,并延续自黄太极开始的满蒙联合,争取在对外族战争中将满、蒙绑在一辆车上。二是满族和蒙族人少,兵源不够,汉族人多方便补兵,但在入关后发现汉将汉兵中也有不少人才,可为之用。
康熙登基初,三蕃作乱,蒙古察哈尔王反叛,台湾郑氏乘机攻击沿海,天下一片大乱。满兵根本不够用,因此大量借助绿营汉兵。但在关键战场,比如与实力最强悍的吴三桂对阵,则将满族旗兵主力作为骨干投入,否则难以稳定战线。后来征讨准噶尔,战场环境为草原,必须用骑兵,此时基本是依靠满兵为主力,兵力也够用。康熙晚年和雍正时期镇压青海叛乱最初也是以满族骑兵为主力,但雍正时期满族骑兵遭遇一场大败,精锐损失很大,后被迫又以汉军为主。
乾隆的十全武功靠得是联军作战。和现在的美国相似,除打缅甸以外,其它战争基本都征发了满、蒙、汉三族力量参战。说乾隆时期满兵战斗力下降那是相对开国时期而言,不一致于一钱不值,但汉兵当时也开始腐朽(盛世的结果),比满族强不了多少。倒是喀尔喀蒙古兵战力很强(生活条件依旧艰苦),射箭精准,可惜人太少,每战最多只能派出几千勇士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