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案例诊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07:40:04
李××,女,38岁,干部。
病史:患者因“复发性腹膜后神经纤维瘤”,
曾分别于1967年、72年、73年三次在××医院手术切除。
于1974年12月又复发,
1975年7月8日再入某医院外科。入院时右下腹肿物增大至
12×8厘米,于9月9日再次手术。手术后第十天腹胀似
“十月怀胎”,经多方会诊检查,诊为“乳糜腹水”,
原因不明。曾用各种利尿剂、水解旦白以及
服活血祛瘀、“五苓散”等行气泻水中药20余剂,
腹水不减,后又经全科会诊试用胸导管颈V吻合及
大隐V腹腔转流,术后腹水又很快增加,最大腹围
达94厘米。

患者饮食难入,呼吸急促,心跳,自汗,尿少每
天约300—500毫升。血压常处于80—70/50—0毫米汞柱,
每天靠补液和抽腹水对症维持,从10月14日—12月20日,
两个月来共抽腹水64200毫升,全身处于衰竭状态。
于12月20日来邀会诊。
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晄白,呼吸气短,语声低微,
四肢欠温,纳呆,食后腹胀尤甚,腹水如鼓,
下肢浮种,按之凹陷,身重肢倦,自汗心悸,
尿短而黄,大便烂(每日2—3次)。
舌淡苔薄白,舌质小而嫩,脉沉细无力。

检查:
血常规:血色素80%(11.6克%),
红细胞302万/立方毫米。
白细胞3400/立方毫米(杆状1%,分叶77%,淋巴22%)。
尿常规:旦白(±),红细胞(—),
白细胞1—3/高倍镜,管型(一),上皮(++)。
大便常规(-)
血液生化:白旦白/球旦白=1.6/1,总旦白4.2克%,
尿素氮31.4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34.7容积%,
钾19.32毫克%,钠307.5毫克%,氯化钠550毫克%。
腹水检查:颜色:白,透明度:混浊,有少许凝块。
李凡他反应 (--)。白细胞计数12,腹水细菌培养(-)。
胸透:心肺(-),右膈肌上升至第四前肋骨水平。

要求:病历介绍
症候分析
中医辨证病名
中医

阳虚水泛。真武汤证。其他的不用说了吧。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症候摘要:腹水如鼓,下肢浮肿,按之凹陷,纳呆,身重乏力,四肢不温,便溏,气短,形体消瘦,语声低微,心悸自汗,小便短赤,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症候分析:肾主水,肾阳不足,气不化水故水肿,肾不纳气,固气短,纳呆便溏,身重乏力为脾气虚,脾主四肢,四肢不温,为脾阳不足,心悸为水饮凌心,脉沉细无力为肾阳不足,综合起来,总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 小便短赤不可作热看,由于尿液浓缩引起.
病名:水肿(阴水)
症型:脾肾阳虚
治则:温阳利水
方剂:真武汤
药物:白术15 白芍15 茯苓15 炮附片10 生姜15
用法:取凉水500ML浸泡上药半小时,先武火煎沸,再文火煎取200ML,温服

症候分析 脾虚失运,后天气血生化无源,机体失养则形体消瘦,面色晄白;舌质小而嫩,脉沉细无力;运化不利则纳呆,食后腹胀尤甚,大便烂;少阴阳虚,气化失司则水湿内停,出现下肢浮种,按之凹陷,身重肢倦,阳虚失温则四肢欠温,水邪上泛于心,泛肺则心悸,心跳,呼吸急促;阳气虚固涉失司则自汗~~~~~

中医辨证病名 阳虚水停
中医辨证证型 脾肾阳虚,气血俱虚,水停水泛
治则 补脾益肾,利水消肿
方剂名称
四君子合真武汤加减
黄芪,茯苓,白术,甘草,芍药,附子,生姜,猪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