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大学考研复试线和录取线刹那麽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1:46:05

什么是各大学啊?如果是名校的话复试淘汰比例会比较高,自然有分差也是可以理解的。

好大学报的人多,收的没哪么多,只好要分高的,国家线只是国家的。没办法

34所以内的高校属于自主划线招生,这些学校的生源从来都是爆满的。于是就会有你说的这种情况了:基本上历年来,上线分都是一个安慰线。
它的作用对于考研初试成绩低的同学来讲,就是一个安慰,同时也是一个折磨。安慰的是我过了线,能够有机会参加复试了;但折磨的也是因为我这么低的分,按历年的招录情况,基本上是不会被录取的。那我就是一个分水岭,虽然有机会面试,争取积极向上,但同时又知道希望不大,还会影响你正确及时做出调剂准备和打算。所以,划定的分数线对于初试成绩低的同学来讲,是“鸡肋”的感觉。
它的作用对于初试成绩高的人来讲,那就是压力。要知道,过了初试的同学,大家在“质”上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其实说白了,复试的时候大家都一个样,你心里没底我心里也没底,复试能不能过全TMD靠运气。学校把线划得低,对我来讲就是无形的、潜在的压力,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来和我竞争这少的可怜的名额和奖学金啊。所以,NND那些分高的同学都巴不得学校把线划得海高,最好是能淘汰大量的竞争对手。这就是人性,没办法!“胜者王败者寇”自古以来就是真理。所以初试成绩高是考研不败的“葵花宝典”【除极少数真正极品的“高分低能”外】。
而这个线对于学校来讲,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选材标准。那既然有这么多不怕死的同学报考我的专业,我作为老师的当然是要择优录取了。没有哪个老师愿意带着一个笨蛋做学术吧?!具体到操作层面要怎样择优录取啊?不是流行一种说法叫“成绩不代表能力”嘛,我们就姑且不去讨论这个命题的真伪,那我想要挑选更好的人才当然要从更多人才的竞争中择其胜者了。所以,在学校的角度,就是要把线在保证初试质量的前提下划得低一点,尽可能把差额复试的比例扩大一点,以便于我挑选人才嘛。但是,话说回来,在这个博弈中,其实学校是TMD最惨的。因为当你对学生面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面对那些无知+无辜+格外清纯的眼神=让老师喷血。NND,现在学生都什么素质?结果老师会发现原来复试根本说白了,就是过场戏,是老师苦心积虑给自己下的套。那没有办法撒,你复试实在分不出高下胜负,我怎么选?当然还是“唯分数论”了。所以初试高,就是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