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时候有了词和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57:57
大家都知道 宋词 元曲

那请问 宋朝以前是只有诗吗? 问的是词最早是啥时候有的?(三国时有词吗)
我发现诗经里有一些也是长短句,和宋词和相似!

诗经可是春秋就有了

宋朝以前已经有词了,词作为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朝,成熟于宋朝,衰落于元明,复兴于清代。 最早的比较有名的词人是晚唐的温庭筠。

三国的时候还没有词,到了魏晋之后的南朝才出现的词。

曲是少数民族音乐和汉族音乐结合的产物,产生于金人入侵中原,成熟与元人统一中原。

这是对楼主问题的回答,参考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史要览》,如果还有疑问请继续提问。

补充:宋词是被称为长短句,但是和诗经里的大不相同。诗经里的诗和汉朝的“古体诗”相似。古体诗”也被称为“古风”,是和“近体诗”——也就是唐朝流行的律诗相对的一种体裁。“古体诗”特点是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形式上比较自由,字数、句数和对仗以及平仄声调都没有严格的限制。

这与词有很大区别,我们知道,词有词牌,也就是说词牌决定了词的句数,字数,韵律和平仄。词的体制要求比古体诗严格很多,所以诗经里的句子长短不一的诗只是与古体诗类似的一种诗,不是词。

《诗经》中的长短句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作为文体的:“词”。
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作为诗歌的一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特别是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而你所说的诗经中的长短句显然没有符合这个标准。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熟悉的话,可以依照词的字数和格式推出词牌名的。
宋人称李白为“百代词祖”,现今还可以看到两首据传为李白所作的词:《菩萨蛮》《忆秦娥》。
还有唐人白居易也作了三首流传甚广的《忆江南》。
唐人戴叔伦 也有《调笑令》一词。
但词的起源还是来自于民间。但在1900年敦煌石室打开之前,研究中很难见到民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