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的海洋报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17:02
这次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的海洋报告中的海域都包含哪些?有没有包括南海部分啊?

2009《中国海洋发展报告》由国家海洋局孙志辉局长作序。 “报告”分别以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和海洋政策与海洋管理等五大部分,全面总结和分析了中国海洋发展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海洋事业发展的形势和现状、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一部分: 国内外宏观环境。该部分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介绍并分析海洋法律、海洋秩序、海洋经济、发展进程、热点关注等。

  世界范围内,海洋空间和资源仍具有较大的可开发潜力,可为改善国计民生做出较大的贡献。同时,人类面临着海洋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的挑战,以及对对海洋认识的严重不确定性和急待发展海洋预测预报能力的挑战。

  海洋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组成部分之一。世界海洋和海岸带资源开发活动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达5 280亿美元。未来石油和天然气仍将在世界主要能源需求中占居主导地位。

  海洋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中国发展海洋事业,不得不面对正在上演的新一轮的蓝色“圈地运动”。中国周边海上邻国重视提高海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国的海洋发展面临着国际社会和亚太地区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开拓海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部分: 海洋法律和海洋权益。国际社会积极实践《联合国行业发展公约》。沿海国依照《公约》提出和更新其海洋权利主张,划定海洋边界。值得关注的是,最新国际司法判例则较多地体现了行政管辖和实际控制在确定争议岛屿主权归属中的作用。中国海洋法律法规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主要的法律制度已经建立,涉及的内容包括海洋权益、资源开发、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和海域管理等诸多方面。但从整体上看,中国海洋法律制度仍然不能满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实施海洋综合管理的需要。

  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形势严峻,任重道远。中国的海洋安全局势处于相对和平的态势,但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各国之间力量的角逐日趋激烈。

  2008年,国际海洋形势复杂多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普遍性进一步增强,北极争夺愈演愈烈,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斗争形势复杂,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令国际社会高度关切,亚丁湾海域海盗活动猖獗。与此同时,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