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碑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8:43:57
最近在郊外游玩看到一些石碑,发现上面的字刻的铿锵有力,十分的喜爱,但不知道如何弄下来,请教师傅们,如何制作这样的拓本?你们行业叫碑帖。
恳请赐教!
就是从石碑上把那些字如何复制到纸上,听有人说是用纸贴到石碑上,复制下来的,但具体方式不详,恳求赐教!!!!!!!

1、洗碑。
对于新碑要洗去石粉的碎块,对于旧碑要洗去泥垢杂草,洗后要吹干。对于有些碑,由于常年倒在地上,碑面长满青苔,要用火烧去青苔。经过火烧过的碑,容易变酥。这就是有些碑捶拓数次就碎裂的原因。
2、准备传拓用纸。
各个时期用纸是不同的。南北朝时期用桑皮纸,唐朝时多用棉料纸。传拓碑刻用纸是很讲究的,太薄易破,纸厚不能呈现笔锋。纸还要有韧性,竹纸不耐久,棉纸易干起毛,藤纸虽佳,但不宜捶拓。
3、闷纸。
也是传拓碑刻的一个重要步骤。传拓碑刻闷纸,主要方法是清洗碑刻,按刻石尺寸载纸,四边余3厘米,用棉料纸等均可,把纸折成方形或长方形,各张相错 0.5厘米,以便于揭开使用,然后将一张叠好的纸放入清水盆内,湿透后取出放在洁净的湿布上。每一张湿纸加上叠好的一张干纸,用湿布包好,双手用力压纸,待湿干均匀后取用。
4、上水蜡。
古人是上白芨水,有的用薄浆水,也可用用水蜡。各个时期方法不同,性能也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主要是使拓纸能稍粘住。
5、上拓纸,其笔半上用椎包将纸与石之间拓平,挤出空隙,把纸平平地贴在石面上。注意用力轻重适宜,纸张不能皱,不能破。然后用垫纸的毡子吸干拓纸的水分。
6、上墨。拓纸打平后要检查,这是因为纸质和拓件的不同,凭经验决定的。用两个拓包上墨,先干淡轻打,层层打上,墨色逐渐加深。

拓本要求不同,上墨方法也有不同,这就形成了各式拓本的品种。主要有擦墨拓、扑墨拓两大类,还有蜡墨拓、响拓等。
1、擦墨拓法:主要工具是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擦子要卷昆缝密,手抓合适为宜,将毡卷下端切齐烙平,把湿纸铺在碑石上,用棕刷抚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髹制打刷有顺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坚固,纸上需垫毛毡,用木槌涂敲,使笔道细微处清晰,不可用木槌重击。待纸干后,用笔在拓板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匀,并往纸上擦墨,勿浸透纸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2、扑墨拓法:传统用的扑子用白布或绸缎包棉花和油纸做成,内补布两层,一头绑扎成蒜头形,按所拓碑刻、器物的需要,可捆扎成大、中、小三种扑子。用扑包喷水潮润,用笔蘸墨汁刷在拓板上,用扑子揉匀。如用双扑子,可先在下面扑子上蘸墨,然后两扑子对对拍把墨汁揉匀,再往半干纸上扑墨,第一遍墨必须均匀,扑三四遍墨见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