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初的5年的经历对未来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是谁的观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5:08:46
快啊

不管是谁的观点,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很多孩子的心理出问题就是家庭造成的

  所谓的心理健康指躯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完好的状态,只要一个人没有躯体疾病,心理正常,社会适应良好,就算是心理健康,和一个人的社会阅历没有关系.

  对健全人格的理解受人性观、价值取向及方法论的不同而各异。例如马期洛认为健康健全人格的人应为自我实现的人,而奥尔坡特则认为是一个成熟的人,罗王杰期则认为应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等等。综合各学派的观点,找出共同的东西,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对衡量人格健全有突出意义。
  (1)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这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有自我认识且这种认识是全面的、丰富的;其次是不歪曲自己的特性,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第二是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什么,并知道行为、体验缘何而起。积极的自我态度与自我认识有联系但不光全由后者决定。它指的是一种“尽管认识到自己有长有短、有好有坏,但仍然从总体上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抱有希望”的态度。
  (2)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人格健全者应能准确地从别人的言语、行为中体察别人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且,他对别人的了解是建立在事实根据上的而不是主观臆测。此外,他对人的态度特征和人际交往技能应有助于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
  (3)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应该热爱生活,有投身于工作事业和家庭的热情。要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
  (4)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人格健全者应该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个性倾向的各部分(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之间应该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而且他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间也应该有协调性。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84804.html?si=1

阿德勒 他在这方面很有研究 有写过 《超越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