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名字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2:13:19
昆山名字的由来?希望详细解释

昆山自秦以来先后有过6个地名:娄(疁)、娄治、信义、昆山、新阳、昆珊。这些地名来历考证如下: 1、娄(疁):昆山县志和清《百城烟水》称“以娄江得名”。《通典》称“昆山,汉娄县地,本因吴之娄门为名”。至正《昆山郡志》载“三江旧迹,谓东北入海曰娄江。今府城东关早娄门,其下七十里即古娄县,皆以娄江得名。” 疁,较早见载于唐《吴地记》“秦置疁县”。宋《吴郡图经续记》称“秦谓之疁”。绍定《吴郡志》称“秦娄县,又谓之疁。”因何而名,无考。康熙《昆山县志》、道光《昆新两县志》则考证为,因与娄音相近而误为疁。 2、娄治:万历《重修昆山县志》载“汉王莽曰娄治,以县有娄江得名”。 3、信义:因何而名,无考。乾隆《信义志》序载:“自萧梁、陈、隋,为郡、为县、为村、为镇,世远湮,无考矣。” 4、昆山:旧志称“以县有昆山,故名”。但山何处有两说:一说境内马鞍山即昆山。清《百城烟水》载“马鞍山,在城内西北隅……其形似马鞍故名。又以产良石(旧称巧石、灵珑石、玲珑石、昆山石,今名昆石)其质如玉,秀巧灵珑,故县名昆山。”。二说山在华亭县内(今属松江)。昆山旧志俱称以华亭县内昆山而名。唐《吴地记》载“山,今在华亭县西北二十三里,盖割昆山之境以县华亭,而县名仍曰昆。”正德《松江府志》序述“因其他(昆山县)有马鞍山,俗误为昆。”《读史方舆纪要》载“昆山,在松江府西北二十三里,其西为长谷,亦曰华亭谷……。杜佑曰:华亭县以华亭谷而名……。山(昆山)之得名亦以陆机兄弟(陆机、陆云)生于此,取昆山出玉之义。萧梁置昆山县于山北,唐天宝中置华亭县,始移治马鞍山下”。依据上述二说,县名因山而得已属无疑,山在何处?第一种说法似有离史实。 5、新阳:乾隆《昆山新阳合志》、道光《昆新两县志》、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皆称,以境有新阳港(亦称新洋江、新阳江、青阳江、青阳港)而名。 6、昆山:清咸丰十年至同治二年,太平军占领昆山时期,为避南王冯云山之讳,改昆山为昆珊。 除以上县名外,昆山尚有别称“鹿城”、“玉峰”。 鹿城:相传吴王寿梦好猎。今县治西南家具厂附近(旧称卜山、亦称土山),曾是其豢鹿狩猎之处,并建有城邑,名西鹿城,故有此别称。民国《江苏六一县志》载“昆山……别称鹿城,盖以……旧有西鹿城而名。又称玉峰。” 玉峰:源于县治西北隅的马鞍山。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载“县中之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