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和儒家的人生观是怎样的,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8:36:46
道家重视什么,儒家又重视什么?

道家重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注重人与自然地和谐统一,其人生观也就是讲究无为,自然,守柔,谦下。
儒家重视人的精进自强,讲究入世,强调人对社会民族的担当责任意识,所以其人生观可以说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道家可算超越时代的自然主义: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彻底反思人类文明对人的异化.今天越来越发现其巨大的超时代价值.其人生观在于"自然无为、重生轻物、与世无争"

儒家可算超时代的人文主义:几千年前就达到了不依靠宗教来寻求道德问题的答案(这在欧洲是启蒙运动才开始的).并且,孔子和儒家在极大地肯定人的文化创造的同时,并没有陷于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文至上主义的立场,反而谨慎地处理了人文与自然、人文与宗教、人文与科学的关系.这种人文主义不与自然对立,不与宗教对立,不与科学对立.多么美好啊.
儒家的人生观,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无论纵观还是横观,这两家越来越显示在世界文明中的巨大优越性,既无纯粹无神论的"无畏",又无宗教有神论的颟顸.

中国有道家儒家,幸甚.幸甚!

道家:重人贵生
儒家:关于宇宙万物,以及人类之由来,儒家否认上帝创造之说,认为乃是阴阳二气所和合化生。易言之,乃是本乎自然。例如《易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书经》、《易经》,虽有「天生蒸民,有物有则,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大哉乾元,万物质始,乃统天」诸说;但天的观念,非常含混,究未可与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的有位格的上帝,等量齐观。宋儒复将天地阴阳理气之说,加以推演,谓「太极」乃万物之始,又谓太极本于「无极」,无人能穷其源。他们复以「太极」为理,谓理与气混合,初无先后之分;气分阴阳,均有理连乎其中。由于阴阳二气的动静,而天地分。天为阳,主乎动;地为阴,主乎静;男女由此殊,明暗由此异,生死由此分,而尊卑智愚贤不肖,亦由此判。人得天理之全,物得天理之偏。

至于人类的本真,以及人性的善恶问题,孔子仅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和「有教无类」的说法,初未绝对主张性善。一般人都以为儒家主张性善之说,其实未必尽然。儒家的荀子,且曾力倡「性恶」之论。他认为刑政礼法之兴,乃所以防微杜渐,正足以证明人性之为恶。特孟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