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定向突破”补弱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3:24:19
距离2009年的高考只剩下30天的时间,到此时谈学习方法,主攻题海战略已经没有太大意义,目前重要的是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前提下,“定向突破”地归纳做题思路,总结知识点,挖掘学生的做题能力以及思维方式。据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三备课组负责人介绍,考生可将时间定在28天,即用4周的时间来训练自己。之所以定在28天,是建议考生每一天抽出一点时间来专门针对单个学科来做套题,以4~5天为一个学科点,利用周末做小总结,第四周做个大的总结。

“定向突破”科学备考

首先是目标定位,摆正心态。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十分重要。在经过两次模考之后,考生应该清楚自己目前的阶段,定下合理目标,摆正心态,才能在最后时间内进一步稳中有升。比如说300~450分左右的学生这时候应当好好调理自己的学习思路,老老实实的埋头课本及简单题型练习,力争上到三本。450~500分之间的学生可暂时将目标放在二本,500分以上的可凭藉实力再争上游。当然这里是量化了的数据,其实就是按照自己最接近目标的方向去努力,越是时间紧迫,在心态和复习备考上越是不能着急,一定要按照稳中提升的方法去利用时间,复习备考。

查缺补漏梳理课本知识

回归课本是一定要反复做的事,其主要目的是用于查缺补漏。很多尖子生和中上水平的学生丢分通常是在非常简单的基础知识部分上,这是十分可惜的。大多学生以为课本都看过无数遍了,没必要再细看,结果考试的时候往往丢在细节知识上面。

成绩起伏较大的学生尤其要注意梳细课本知识,千万不要把差成绩归结于马虎,也不要归结于“状态好与不好”,高考谁能有把握“好状态”呢?回归课本知识梳理才是冲刺复习的关键,找出每次丢分原因,力争在高考中发挥出最大水平。

套题演练发现知识弱点

做套题不是做整张试卷,而是拿一类题去演练。尤其是中等生和成绩较为不理想的学生,比如做(中英)阅读理解,每次连续做20~30篇,我想题库不是问题,数学解答题如函数部分的、立体几何的,按照类型每次做10道以上。

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做套题的根本意义不在于题海,而在于题术。无论套题难还是容易,都不要认为,全会做就完了,而要在做完的时候好好看看,刚才是怎么做下

距高考已没几天了,相信你的能力问题已经不会再有太大提高了,现在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让自己在考试中做到最好的发挥。 高考仅靠能力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心态!!加油吧 祝福你!!

保持练习量,其余时间多看书,防遗漏…

做多了题目,才有灵感,高考就会顺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