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篇课文为例谈谈语文教学原则的运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1 04:01:08

楹联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从五代至今,每逢新年佳节、喜寿丧悼、友朋投赠、园林题署、厅堂点缀以及店肆开张等等,人们多以对联表情达意,特别是在古代,撰写诗文和属对是文人的一种标志,也是检验才华的重要手段。而如今,楹联渐渐不为中小学生所熟知,更不要说属对作联了,虽然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讲求对偶,学生们背诵不少,而学会运用者少之又少。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楹联来解读文章,既有益于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继承,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下面就以《一面》为例谈谈楹联入文解读文章的体会。
《一面》是阿累先生1936年10月在鲁迅先生逝世当月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与鲁迅先生在1932年的一次难得的会面,以及此次会面给作者的影响和鼓励,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沉痛哀悼。文章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细腻入微,鲜明可感,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和对进步青年关心爱护的崇高品质。全文寄寓高远,感人至深。

为能使学生快速理解,我以郭沫若先生的一副挽联导入和解题: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陨泪;

钦通三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此联是郭沫若先生1936年得闻鲁迅先生去世时所题,挽联除了对鲁迅先生的赞誉和沉痛哀悼之外,还表达了未能与鲁迅先生谋得一面的遗憾。两位文坛巨匠虽神识已久,但终“憾无一面”。相比之下,阿累要幸运得多。作为一名进步青年,“下等工人”能谋得与先生一面,并得聆其声,接受馈赠,确实会刻骨铭心。两人身份不同,文风不同,然而表达的情感却是统一的:深切的哀痛和悼念。以阿累的“一面”与郭老的“憾无一面”来对比解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程度,提高学习兴趣。

虽然作者跟鲁迅先生相见的“一面”时间很短,但作者“忙里偷闲”,3次对鲁迅先生的外貌加以描写,6次写鲁迅先生给他的印象———瘦,如电影镜头一般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加以定格。在赏析这一部分时,我将自己根据课文内容概括的一副对联出示给学生:

寸发隶须荐《铁流》,羽衫里瘦若竹枝;

萍面铭心赠《毁灭》,足印前神似明灯。

这样,学生能更深刻地把握故事情节,把握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