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里的“无受想行识,无眼耳……” 难道不是和正在处于睡眠中(不做梦)一样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7:59:33

《经》曰:‘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意识界’。是说对世间现象我们都要认识到它是无的、是空的。切莫误会以为这里说的无,是一无所有。假如这样理解的话,经文岂不与现实相矛盾乎?对经中所说的无,我们还应该运用前面的公式。比如无眼耳鼻舌身意,如将它演译便是:眼不异空,空不异眼,眼即是空,空即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即一一法都可以作这样的说明。

:‘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意识界’。是要人作到无欲;不贪求。刻意去追求个人的喜好;比如无眼耳鼻舌身意,是说不要去刻意追求个人想看的,想听的;想闻的;想吃的;想做的事情,
顺其自然就好。佛法之理解;需看个人的悟性如何强求不来的,如上面zhxr63 - 魔界至尊所说,其实和没说一样。一看还是茫然;不求甚解。

应该不是,因为经文还说“菩提萨棰,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睡觉达不到这种功能。

我认为用缘可以解释一切,包括你的问题,一切事物(包括受想行识)都是因缘而生,不永恒。往事谁风而散。曾经的受想行识都以不复存在,任凭你去执着,都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