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李渔参加建造的皇家园林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3:05:29
如题,希望回答的可以全一点,好的话可以追加分
是清初建造的,皇家园林,芥子园是他为自己建造的,伊园是私家园林,都不是的……

没有。

除了芥子园与伊园以外,康熙十六年(1677) 67岁的李渔迁回杭州。在当地官员的资助下,李渔买下了吴山东北麓张侍卫的旧宅,开始营建“层园”。

不过都不是皇家园林。因为, 清顺治三年(1646)8月,清军攻占金华,“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头如雨落”。功名不遂、身经战乱的李渔归隐故乡,回夏李居住。清廷颁布了剃发令,所到之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李渔对这一伤害民族自尊心的暴行虽强烈不满,但为了保命,还是剃了,并自称为“狂奴”,奋笔写道:“髡尽狂奴发,来耕墓上田。屋留兵燹后,身活战场边。几处烽烟熄,谁家骨肉全?借人聊慰己,且过太平年。”所以,李渔是不可能
参加建造皇家园林的。

李渔名言:"一勺则江湖万里"。
园林作品筑有北京的半亩园, 还有伊园和芥子园。

“半亩园”,在北京东城美术馆后街的黄米胡同。是清初兵部尚书贾汉复的宅园,今仅存遗迹。园中假山是李渔所掇,当时誉为京城之冠。据记载,园内垒石成山,引水为沼,平台曲室,有幽有旷;结构曲折、陈设古雅,富丽而不失书卷气。

“伊园”,这是李渔修建的第一个私家园林。明崇祯末年,接连两次乡试失利的李渔决意隐居故乡做个“识字农”。顺治初年,伊园落成。李渔在《伊山别业成寄同社五首》诗中写道:“山麓新开一草堂,容身小屋及肩墙”、“数椽恰好面清流,竟是寒江一钓舟”、“裁遍竹梅风冷淡,浇肥蔬蕨饮家常”、“酒少更栽三亩秫,花多添饲一房峰。”由此可见当年“伊山别业”的规模。

芥子园
大约在顺治十四五年,李渔告别了烟柳画桥的杭州,来到了古都金陵。初到南京,他暂居秦淮河畔的金陵闸,住所非常简陋。后经数年的努力,李渔终于在康熙八年完成了他的杰作——蜚声古今中外的芥子园。该园坐落在古城金陵南郊一座虎头形的小丘上,俗名老虎头,距奏淮河一箭之地,在文化遗址周处读书台、孙楚酒楼附近,是文人隐居读书的理想场所。
芥子园的特点是小巧玲珑、因地制宜,极具诗情画意,体现了李渔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园林美学风格。其面积不足三亩,主要有山石、屋舍和树木花草组成。
芥子园依山傍水,房在山中,石在房下,一泓秋水环山而过,集山水、屋室、树林花草于一园,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