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的教育方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5 08:46:06
最近区里要求我们这里所有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到外地学习,学习一套叫做“四清”的教育方法。所谓“四清”就是“堂清”,“日清”,“周清”,“月清”,我们这里暂时只用了“周清” 即,把每周所学的知识在周4,周5两天,向每科老师背一遍,否则这周不许回家。每科老师都会发一张这周周清的内容,学生只要背会这9张试卷周末便可回家。于是,各科办公室在这两天便会被学生堵的水泄不通。
成绩好的同学还好,但是,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成绩落后的同学就不好了,一张英语试卷三,四十个单词,光是这一科就够忙了。何况是9科。
学校还向学生讲了一个故事:说是在他们学习的学校 有一个学生是某市长的女儿,因周清没过关独自一人在教室学习,有司机来接她回家,老师不让走,她学又学不会,愁的用头撞墙,老师向校长打电话,校长说;“没事,你让她撞死了我负责。”结果,此女生,连续周没能回家。
我不知道当老师在向学生讲这个故事时是怎样想的,但,我听说了心里很难受,这到底图的是什么,是各大考试时卷子上的分数吧!学校是要怎样?把学生的大脑教化成电脑,老师输入什么学生保存什么,直到高考结束为止。
我一直想着这样一幅漫画:在考场上所有的学生顶着一样的“电脑”,穿着一样的校服,拿着一样的碳素笔,在一样的试卷上写下一样的答案,然后,得到一样的一百分,这时,学校领导拍着学生的肩膀说;“你们将来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我想知道,这到底算什么?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想法,和压力。学校应该知道什么叫“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吧!
只要领导说一句今天我区学习“365”模式,明天我们学习“四清”模式。那么下面,学校就开始忙着跟风,最忙的也是最难做的就是学生。他们没有话语权,所有权利最底层的声音,就算说了也无济于事。您是咋想的?

教育应该因人而异。
我可以肯定这个方式是不错的,可以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但是。
人和人总是有差距的。
不能总以大众的要求加到个别是在没有能力的学生上。
量力而行,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不断努力。
这是作为学生的最高状态。
既然尽力,何必强迫能。
为什么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对于学生们的施压品呢?
学习的过程为什么不能是快乐的呢?
人活到老,学到老。
如果学习成为负担,让人无法喘气.
谁还真心愿意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