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者不能有“性欲”?那么怎样对待、处理自己的“性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8:16:51
记得孔子都曾经说过“色”与“食”同样都是人的一种本能欲望。而且现代科学也称:“性欲”是每一个正常人的生理需要。但是佛法貌似不允许我们有“性欲”?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处理自己的“性欲”?

食色性也不是孔子说的,是告子说的。

同时佛也没要所有学佛者都断除性欲,在家学佛的同修是可以有正常的男女关系的,只是不要婚外情、一夜情那些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而已。

  其实,佛教本身并没有把性欲的满足看成是穷凶极恶的行为,和人道众生相比,某些天道众生也有性欲,他们也是要得到满足的。而且欲界天的性行为,和我们人间的性行为方式是一模一样的。而更高层的天界众生,其满足方式就更清净一些,比如相互拥抱,相互握手,相互微笑,相互对视。他们只需要做到这一步,就可以得到满足了。而我们人道众生在增劫的时候,随着福报的增长,人类性行为也会向天界的行为方式过渡。

  所以说,佛教并没有把性欲的满足视为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而仅仅是视为一种欲界众生都有的行为,只不过性欲是所有欲望之中最难去除的,也是众生得到解脱的最大障碍之一,从这个障碍解脱的角度来说,性行为是有罪的。而且从戒律的角度来说,违反相应身份的色戒也是有罪的。但佛对在家众所制的戒律中,只是不允许人们发生婚姻关系之外的性行为,并没有说只要学佛的人都要禁止性行为。而且佛也没有说过,所有学佛的人都必须持戒,你可以学佛但不持戒,也可以自觉地持戒。不持戒是无法向更高的境界修行的,但愿不愿意得到解脱,又完全是每个众生自愿的事儿。佛并没有强迫人们要怎么怎么样做。

  所以,大家不要把自己正常的性行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认为自己是学佛的人,就要对自己无法克制性欲的行为产生种种负罪感,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这种负罪感是中国封建文化给我们的精神套上的人性枷锁,在我看来,那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东西。其实证明它不正常的证据很简单,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哪个封建帝王的身后没有三宫六院的?他们做起来堂而皇之,老百姓就必须讳莫如深?就连给老婆买个头饰,也怕成为阴沟里翻船的把柄。所以,对性行为产生的种种罪恶感、焦虑感,都是封建文化在中国人头上设的一种“枷锁”。这种枷锁的作用是什么呢?方便当时的社会管理。因为封建社会的经济形式决定了,当时的社会只能是物权社会,人权是束缚在物权之下的。所以,人们就会围绕着欲望满足的方式做出种种繁复的规定,这就是封建伦理道德。对于这种道德我既不说它干净,也不说它虚伪。

  总之,这种道德和我们今天的社会道德是不一样的,今天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