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6:58:26
此实验最后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了放射性同位素?

用(35)S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后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中主要是蛋白质外壳,所以放射性高,检测到的放射性同位素就是(35)S

(35)S主要标记的是蛋白质,而噬菌体侵染细菌进去的是DNA,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外边,而且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相对较小,所以在上层,就是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了放射性同位素

噬菌体被S(35)标记,用被S(35)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其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

35 S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由于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在搅拌那一步和细菌分开了,离心的时候细菌沉下去,外壳浮在上清液里,所以上清液放射性高。

32 P标记噬菌体DNA,进入细菌内部,随着细菌沉淀下去,所以沉淀物放射性高

这个实验证明了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从而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