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这个词为什么是污辱中国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4 14:02:53

[支那」是梵文「秦」读音的汉译,是秦时代印度对中原国的称呼。由去印度取经的中原国僧侣带回国,作为外来语写在经文上。而来到唐朝长安游学的日本空海弘法大师(778-835)等人,移植了这个新词到日本。

空海在他的诗集《性灵集》中写下「支那台岳曼殊庐」诗句,这可能是日本,最早用支那称汉土的文字。平安末期(1156-1185)成书《今昔物语集》出现过「支那国」的名号。同时期(1106年)的《东大寺要录》上也有「印度支那未尝见闻矣」的话语。以上是天生日本人老古板,所学习到的常识。

由于这些只是学者的读物,日本一般民众并不接触,而且绝大多数作者,照例用「汉土」和「中华」指称中原国的事物,习惯随各朝代称汉土,为唐、宋、元、明等,所以「支那」一词罕见于日语之中。

直到江户时代一七一三年,罗马人约翰,漂流到日本,学者新井白石奉命接待,他倾听约翰讲述世界的状况,并据此写了一本书《采览异言》,是一本讲解世界地理的书。他根据,约翰对中原国的发音「china」注上「支那」,从此开了日本实用「支那」的先河。

与此同时漂流到美国的日本人,也从美国人那里学来「汉土」的新称呼,他们在写下「支那」时还特意加上「就是唐、唐土、唐山」的注解,可见当时大多数日本人还不熟悉「支那」这个词。

这样始皇帝的「秦」,传入印度后变成了「支那」,一路逆流回中原国再输出日本,另一路绕过欧美引进日本,由此在日本生下了根。

到了明治维新后的次年(1869),歌舞伎剧脚本作者默阿弥在作品《忘拿的乐》中,频繁用「支那」和「支那唐山」,使「支那」很快流传起来,并成为被广泛应用的日语。

明治时代出身的文学工作者们,就在这种语感下长大。其时,一直属于日本国文学范畴的汉学,被从新界定,其中绝大部分内容独立出来,「回归」它应处位置,就被命名为「支那学」。

此后,许多受「支那学」熏陶的日本学人对「支那」一往情深。诗人夏目耿之介(1890-1971)曾在《唐山感情集》的「叙」中这样写道:「对我来说,支那这两个字本身就令我无条件地敬重酷爱…,支那就是china,支那两字强烈地,充满世界一流文化国家的传统和历史的神韵。」

日本人本来称呼中国,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