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哥哥能帮我分析这道高中政论题目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3:07:35
清末,“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很急啊,要答案,月考题。

这个如果是你高中的内容,我觉得楼上那位研究生的说法就有点过于高深了。
这道题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它无非就是要你结合历史方面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第一、你要明确,它的时间限定是清末,也就是1840——1912年左右的时间。
第二、这道题的内容如果是是政治题,它所要回答的内容就主要是几点: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2.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条件;3.为何日本和埃及都向西方学习了,而日本成功了,埃及却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个可以参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对比)

好了,明确了哪些是我们学过的知识点后,结合知识点开始答题。
随着欧美各国不断的对外扩张,争夺殖民地的浪潮,被压迫的各国统治阶级也在寻求改变被压迫、被统治的命运的方式。日本在美国叩关之后,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在1868年通过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而埃及经过长时间的战乱和列强的蹂躏,在1882年沦为了英国的“保护国”,它也在向西方学习,聘请外国人担任关键部门的职务(课参照中国近代史里的清朝海关聘用赫德的内容做参考),却使经济政治主权丧失。两国相同的遭遇,为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根本在于日本改变了其社会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而埃及依然维护其封建统治,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无法适应本过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次长时间动乱的埃及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三大条件(自由市场、自由劳动力、大量的货币财富),而日本在叩关前,一直处于独立自主的封建统治下,封建自然经济发展良好。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力不仅决定生关系,生产关系依然要反作用于生产力;其次,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埃及,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最后,日本是通过聘用西方人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埃及则是将财政大权交给了西方人掌管,所以两国的结局自然不同。

希望你能觉得还可以,自己答得,可能现在的高中书内容和我学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但是哲学内容应该差不多,其实有很多例子可以仿照,多做点题。我现正在教中学历史,答案应该符合你们的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啊 要考虑本国国情 正确处理矛盾两面性···

你以各自国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引进国外技术与人才和保证国家主权安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