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明洞彻、湛寂常恒’指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45:33

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就是洞悉事理,那种人却常常一直沉寂,不会主动说出什么。
意思是懂得道理的人通常不会说很多的话来显示他自己的文采,反而是不通什么道理的人却拥有三寸不烂之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宋 苏辙 《劝子瞻修无生法》诗:“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 明 屠隆 《彩毫记·仙翁指教》:“须要外示放旷,内宝灵明,必能返辔上清,逍遥碧落。”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

【节选自】净空法师 学佛讲座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07

序【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演【灵明二句是纯真,非浊二句是绝妄。】
好的文章它有四个条件,那就是简要详明,简单、扼要、详细、明白。莲池大师的文章,两句就是一个意思,真正符合这个标准。有很多同修常常想著,我们应该如何去学文言文?读《疏钞》就可以,第一流的文章。这一大段,第一小段是讲纯真,真如本性,第二小段是纯真里面没有虚妄,第三小段大哉真体,这是赞叹,也是前面所说的真体,末后这一句是结归。这里面是四个小段,清清楚楚。
演【灵明是照洞彻,言此照体横遍十方。湛寂是寂常恒,言此寂体竖穷三际。即楞严所谓,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也。】
这个意思还是有相当的深度,因为讲到真如本性,可以说是讲到究竟的理体。『灵明洞彻』,这一句是说本体本具的大用,大师在此地说『此照体横遍十方』。这是说什麼?就是说我们六根的作用,我们眼能见周遍的法界,我们耳能够闻周遍法界,就是横遍十方,六根有这样广大的功能。现前听说有一些小神通的人,那不足以为奇,他的天眼、天耳、他心通都相当有限;此地所讲的,没有限量,无量无边,真正是神通广大。这种广大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人本体上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每一个人都有,很不幸的,我们虽有,现在变成没有了。现在没有了,这个话不是真话,这个话叫方便语,为什麼?现在还是有,虽有,你自己不能觉察,不觉得自己有,好像是没有了,是这麼一回事情。不是真正失掉,真正失掉就不叫真,怎麼能叫纯真?这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