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亡途中重耳是怎样与各国君主交往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0:41:24

很简单吖. 到乐一个过来就派一个手下通报. 他身边有很多人跟随嘛. 然后仗晋国公子的名声到处骗吃骗喝. 愿意招待他他就留下. 不愿意就继续逃亡.

楼上的0.0重耳是以德服人,并非骗吃骗喝。太子申被骊姬陷害时,重耳就要太子出去避避,太子太愚,为了大孝大义自杀,重耳知道下来该轮到自己了,所以出游列国。途中磨难重重,身为晋国公子(好像还是大周的直系后代)沦落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本来重耳早可以登基即位,只是不愿意为此出卖国家,所以让他弟弟吾异(好像是秦国帮助)捡了个便宜,当了10多年的国君,然后有不守诺言,最终惹怒秦穆公,秦为报仇护送重耳回国,登基即为著名的晋文公..... 早年看《小说三十六计》-走为上。里面讲的很详细。
秦朝一开始不帮重耳是因为,重耳的为人太好,如果重耳即位,晋国强大,对秦国没好处,所以秦国一开始帮助了猥琐的吾夷

人格魅力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3],卜之不吉[4],筮之吉[5]。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6],不如从长。……"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7]。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8],姬谓大子曰[9]:"君梦齐姜[10],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11],归胙于公[12]。公田[13],姬寘诸宫六日[14]。公至,毒而献之[15]。公祭之地[16],地坟[17];与犬,犬毙[18];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19]。"大子奔新城[20]。公杀其傅杜原款[21]。或谓大子[22]:"子辞[23],君必辩焉[24]。"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曰:"子其行乎[25]?"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26],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27],缢于新城。姬遂谮二公子曰[28]:"皆知之。"重耳奔蒲[29],夷吾奔屈[30]。

……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31],于是乎得人[32]。有人而校[33],罪莫大焉[34]。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