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毕节二字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0:44:49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为毕节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毕节卫置毕节县,以后沿用。毕节是彝族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毕节县志》载:毕节为"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迟安得长安所,属湖南,置毕节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曰毕节",这段话似有望文生义之嫌。而《夷书》说法则较为恰当:"毕节称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好其地为"比跻",久之叫着毕节,……汉人为除夕之证,彝族人作人名之称,其矢一也,其地则皆今之毕节。"由此看来,毕节之名源于彝族某一家之后被用作地名,最后用汉语音写作现名

毕节市位于川、滇、黔三省交汇处,是黔西北的大门。汉置平夷县。唐置羁縻禄州 。宋为禄州羁縻 。元置毕节驿。明建毕节卫。清设毕节县。1993年12月撤县设市。

无节制的乱开发,毕老爷来了也没法

古时毕节修城完毕后正好过年,故名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