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的阅读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4:42:39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碧绿的豆麦田里”与下文"偷豆"的情节有什么关系?
3.文段最后一句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1比喻 侧面描写,表现船快,也反衬我看戏心情急切,少年驾船技术的高超
2为下文做铺垫
3侧面描写,表现出少年驾船技术的高超

比喻,形象生动,给人具体印象
埋下伏笔,给下文作铺垫
表达愉悦的心情,和孩子们技艺的娴熟,为偷豆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