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末清初之际西方科学与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2:07:56
940年,中国意识到自己的落后,西学的厉害,如儒家思想太过强大,科改注定失败,但也注定产生影响,比较,判断,先讲述史实,再评论

徐光启,林则徐,书籍,宗教,启蒙,西方技术

与林则徐无关,此人清末
楼主说的是“西学东渐”吧?

1、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
明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有所触动。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而中国这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缓慢,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同时,也大量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上知识,但是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这一阶段的西学东渐,由于雍正的禁教,加上罗马教廷对来华传教政策的改变而中断,但较小规模的西学传入并未完全中止。
此时的西学传入,主要以传教士和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为主。1605年利玛窦辑着《乾坤体义》,被《四库全书》编纂者称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当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方面,由于只在少数的士大夫阶层中流传,而且大部分深藏皇宫,没有能够很好的普及。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藉由来华西人、出洋华人、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为媒介,以澳门、香港、其它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开放和闭塞,虚心和自大

这是秦汉唐宋和明清的对比

汉唐时期,中国还是比较开放的,各种技艺百花齐放,四大发明就是这段时期出现的,就算到了宋朝,国家虽然弱小,但经济,文化,科学等多各领域都远超前朝,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战乱分裂给人更多的反思
春秋战国战乱,思想百家争鸣
三国争霸,英雄辈出,文化璀璨
南北朝对持,文化,科技发展到了的第一个顶峰,各个领域都有显著进步。(比如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