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帮我写一下“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结题报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2:19:41
请篇幅接可能长 十分感谢
请根据这个格式
一、结题报告的标题:
课题名称和文种——结题报告。
二、结题报告的前言:
简述课题概况,包括课题来源及级别、历时,对课题成果的总体评价及作用意义。
三、结题报告的正文: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课题的一般情况,阐述列题的背景;指明课题目标、研究思路及原则;说明研究历时及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
(2)课题的研究成果,简要阐明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联系;着重揭示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强调本课题与实践的关联性,乃至在实践工作中应用的阶段性成果。
(3)课题的评价意见,自我评价——根据国内外、所在地区和同类单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现状,对本课题的地位给予正确的定位,并揭示本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前景。
专家评价——综述专家对本课题的意见,并点明典型评语。
实践工作者的评价——如果本课题在实践中已有应用端倪,则可给出实践者的反馈意见。
四、结题报告的结尾:
对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指出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对本课题的应用推广等问题,表明课题组需作出的努力。结尾的写作应视情而定。
请各位高手帮帮我 万分感谢!

我来写,给我邮箱 我发给你

这么点分哪有人帮你写..淘宝上五毛钱200多分呢

1.学生普遍反应脱离了科学计算器后,运算的准确性下降。
运算不准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对基本公式、法则掌握不够透彻,以及对它们的运用不够熟练的缘故。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配备一些习题,不使用计算器加以训练,等到学生对概念、公式、法则能熟练应用,准确性有保障后,不妨再使用计算器。把计算器当作学习的辅助工具,从而把学生从运算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其它问题的学习。
2.使用计算器对灵活性的影响
运算要合理、简捷、熟练、迅速,这要求学生运算灵活,思维敏捷。这种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解题时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和思考问题。而科学计算器能快速地求解繁琐的运算,如果学生一味地使用计算器,他们只会简单、机械地把数据输入求解,没有去思考如何快捷、简洁地解决问题。缺少了这方面的训练,这就等于失去了提高运算能力的有效途径。我觉得可以在讲完某一部分内容之后,统一再上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一节课(或几节课),在此之前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比如七年级上有理数的加法后有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减法后又有,不如讲完基本的,学生练完后统一再上计算器的课。或者,当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如计算18·75-15·39+1·25-14·61时要求学生必须用简便方法来解,从而有意识地陪养学生运算的灵活、合理、简捷。
3.使用计算器对严密性的影响
使用计算器时,一般都会省去运算过程。但是,不论是平时的要求,还是考试,都要求解题过程完整规范,其实这是思考过程的体现。由于使用计算器缺少这方面的训练,造成了学生解题不规范,不完整,这是一种严重的缺陷,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质的提高非常不利。
4.使用计算器对数学思维和心理素质的影响
运算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素质有相当大的作用。过多、过滥地使用科学计算器,学生就会不愿花时间进行思考,做规范的运算,从而草率从事。久而久之,思考没有条理、混乱,运算逐渐生疏,而且养成了粗心、马虎的不良习惯,缺乏意志和毅力的磨练。同时也造成了有些学生只习惯于单向、单层次的运算,习惯于顺向计算,不习惯于多向、多层次的运算,更不习惯于逆向运算。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