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一段经济学描述?求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9:07:04
“尽管业界担忧宽松的政策将带来通胀压力,但如果美国等其他国家依然坚持宽松财政政策,中国首先放弃宽松政策就会导致热钱流入,造成人民币升值,打击出口。”
请教下,怎么理解,详细点的啊。

宽松的政策其实可以分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就是需要社会上的钱多起来,因为RMB与美元是有差价的,当美国社会的钱多起来了,自然就降低了货币的购买了因此就有通胀的压力,这时要是中国放弃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话就是说保持现有社会的货币总量不变或略有增加,相对与美元来说就是RMB的数量就少,自然就使RMB升值了,升值的直接后果就是打击出口。

你好!
宽松的政策包括宽松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政府发行的货币会比较多,或者贴现率、准备金率比较低,这会导致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使得物价提高,很可能形成通胀。,如果美国实行宽松的政策,会使得美国的利率比较低。而中国若放弃宽松的政策,会抬高国内的利率,这样可能国内的利率会高于美国的利率,由于资本的逐利性,热钱会从美国退出而进入到中国市场,这样就会抬高利率,造成人民币升值,这样就会对出口不利。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推理,实际上情况可能还比较复杂,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如果你是学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利用IS-LM模型很容易理解的。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祝你好运!

宽松政策你可以理解为降低利率,增加货币发行量,这样可以刺激投资(利率低,公司贷款成本也就低)。
货币发行量增加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就是钱的发行增加超过了商品的增加,当然会引起通货膨胀。美国为刺激起经济复苏,坚持宽松政策,即增大政府购买,并将利率保持在低水平。中国如果放弃宽松政策,也就意味着利率的提高,使得中美之间存在一个利差,由于人民币的汇率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其中存在的汇率风险不大,最终将导致国际资金为追逐高利率而流入中国。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一旦汇率波动达到一定范围,中国政策就会出面干预。而美元流放中国需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在国内进行投资运作,造成人民币供不应求,人民币也就会升值。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对外出口中以人民币计价的商品变贵了,需要更多的美元来买同样的商品,出口将会因价格的提高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