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铵为什么会生成甲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5:44:41
将A盐的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微热时放出一种气体B,再使温度缓缓升高时又生成一种新气体C,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约相等.将上述反应后余下的固体溶于稀硝酸时,又生成新气体D,气体D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时产生浑浊现象.
写出A B C的化学式.
答案:A是醋酸铵,醋酸铵微热会放出B氨气(相对分子质量17)

继续与碱石灰共热生成C甲烷(相对分子质量16)

剩余固体中有碳酸钠,与硝酸反应生成D二氧化碳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答案中会有甲烷生成?

反应过程:醋酸铵(A)加热分解生成醋酸和氨气(B),醋酸和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加热时先中和生成醋酸钠,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甲烷(C)、水(由氧化钙吸收),碳酸钠溶于硝酸生成二氧化碳(D)。
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
CH3COONa+NaOH=加热(CaO)=CH4↑+Na2CO3

羧酸的钠盐和氢氧化钠共熔,会失去羧基而变成比羧酸少一个碳原子的烷烃。因此,无水乙酸钠和烧碱共熔能制得甲烷。
实验时把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研匀后放入试管中,加热到熔化,就能迅速反应,放出甲烷气体。氢氧化钠极易潮解,较难研细混合,同时熔化后的氢氧化钠对玻管有很强的腐蚀性,在反应中试管极易破裂。为此,一般选用碱石灰替代纯氢氧化钠。碱石灰还可以吸收加热时产生的水汽,从而消除反应时反应物发泡冲料的现象。市售的碱石灰成分不是NaOH-CaO,而往往是NaOH-Ca(OH)2-H2O,其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不多,却含有水分,用它做制取甲烷的实验,往往加热后难达到反应温度,尤其是水的参与,使乙酸钠发生水解,结果制取的是大量乙酸气体和水蒸气,甲烷却产生得较少,使实验失败。所以,碱石灰最好是实验者用氢氧化钠和新鲜的生石灰自己配制。实践证明,生石灰用量少,它的作用也小,但用量太大会妨碍乙酸钠跟氢氧化钠接触,反应变慢,产生的气体少,而且有副反应。所以在实验室里制取甲烷时,通常用无水乙酸钠、氢氧化钠、生石灰三者的质量比在4∶2∶1~3∶2∶1.5之间。生石灰比较硬,可以用干燥的氢氧化钙替代。无水乙酸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一般是3∶2∶1。当然,上述这些反应物的质量比跟各反应物的纯度、颗粒大小、混合程度、加热的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羧酸的钠盐和氢氧化钠共熔,会失去羧基而变成比羧酸少一个碳原子的烷烃。因此,无水乙酸钠和烧碱共熔能制得甲烷。
实验时把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研匀后放入试管中,加热到熔化,就能迅速反应,放出甲烷气体。氢氧化钠极易潮解,较难研细混合,同时熔化后的氢氧化钠对玻管有很强的腐蚀性,在反应中试管极易破裂。为此,一般选用碱石灰替代纯氢氧化钠。碱石灰还可以吸收加热时产生的水汽,从而消除反应时反应物发泡冲料的现象。市售的碱石灰成分不是NaOH-CaO,而往往是NaOH-Ca(OH)2-H2O,其中氢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