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欧洲已经遭遇寒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9:26:29
19岁时,我去教堂“学教”,目的是为了增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那时,很多教友都对我说:“西方为什么强大,和信仰基督教有关。”当时我脑子里冒出个念头:“倘或在西方落后的中世纪,这些人恐怕不会做信徒。”再说了,基督教讲究富贵人难进天堂,如此推测,莫非那些发达国家的人都要下地狱?
如今我三十多岁了,更深感世态炎凉的可怕。很多人信上帝,只是因为“现在外国有钱”。可势力眼也没关系,咱别跪错坟头啊。基督教在西方已经冷淡,怎么还有那么多人睁俩大眼睛非说“基督教让西方发达啦!”
我说这话,一些人不爱听,尤其是民主精英不爱听。没关系,精英们不是爱揭穿“真相”吗?那么我就拿杜恩沛的话说事。老杜是美国马利兰大学城中华圣经教会的牧师,他能诽谤自己吗?在《教会面对 “后基督教”时代的挑战》一文中,我摘录他的言辞如下:

德国 为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祖国, 也曾经出了不少宣教士,在中国好几个宗派,如信义会、 路德会、崇真会、礼贤会,都是归功那些宣教士。而这个国家自70 年代,基督徒人数持续减少,现在主流教会的人数已降至2600万,如情形不变,2030年 将会降至1700万。 2
荷兰 号称为荷兰改革宗的发源地,曾参与普世宣教,也出了一些著名的改革宗神学家,如曾任荷兰首相的凯柏(Abraham Kuyper)。近年也出了几位知名的基督徒,如彭柯丽 (Corrie ten Boom,《密室》的作者),以运圣经出名 的Andy van der Bijl (God’s Smuggler 的作者安得烈弟兄 Brother Andrew)。然而,“基督徒人数直线下降……国家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安乐死为合法的国家……阿姆斯特丹(首都) 成为无神的代名词。”3 最近一个宣教士的报导实在是一针见血:“荷兰的特征是属灵的黑暗,97% 的人不去任何教会。而且这个国家领先的是新纪元、毒品、娼妓、安乐死等等。”
捷克 为宗教改革铺路约翰胡司的祖国,莫拉维弟兄会(Moravian Brethren) 的发源地。去年的一个报导说,在那里“酒吧是满的,教堂是空的;酗酒的人比基督徒还多”。4
瑞士 为改教家 加尔文和慈运理彻底改教的地方,“但时至今日,只有很少数对基督教信仰真正感兴趣……对宗教冷漠和含糊。”3日内瓦在加尔文及伯撒(Theodore Beza) 的

文明进步必然,中国愚昧落后给基督教提供发展土壤,又是一批受害者。

不要以为自己发现新大陆了,这早就是基督教会里(以及学术界:社会学、哲学等)公认的事实。实际上,欧洲从19世纪开始基督教就衰落了,尼采的“上帝死了”就是代表。梁启超在一战后到欧洲旅行也观察到基督教的衰落。

甚至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9世纪中叶到美国游历,就惊呼美国的基督教真是发达,意思就是欧洲基督教已经不行了。

你说的是一百多年前就说过的东西了。

但基督教,以及其他任何宗教、学说、理论、观点的正确与否,都不以相信的人数多少来判断。否则就不用科学家了,直接全民投票就能决定一种理论的生死。

信的人多,只能起到促进更多人去积极了解基督教的作用,并不能说明基督教的可靠。

在欧洲传统的教会人数在减少,但是许多教会人数依然在增长。

不用多说!是给冬眠了..

上面的回答真棒呀!

“冬眠”——太好的解释了。是呀,好多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事情发展到某一个阶段时常会往向反的方面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再继续前进。

冬眠过后是什么呢? ——又一次的复兴。

看了整个的文章后,我也有很多想法。

首先,就是您写的内容是事实,我一点也不否认,但我却觉得在您的看法中还有好多是带着偏见来看的。

对于有些基督徒说:西方文化、经济跟基督教是否有直接的关系?
我想答案应该是这样,不能单单的说相信了就一定、立刻会变成的富有,如果是这样相信上帝的本意就发生很大的偏差,可是宗教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法律、行为…… 当这些层面都能够按着宗教的教导去发展时,国家要发展好就自然不难了。可以这么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行政人员想要收取贿赂,一个是靠法律,一个是因为信仰来监督,哪个更有作用呢?如果是单纯的法律,那个人就可能会找法律的空子,如果是因信仰,因为上帝的全知,只要那人真的相信,这样的事他断然不敢做。(标准不一样,信仰的标准远远高于法律层面)

上面写到了好多关于一些基督教发源地现今的景况,却实很让作基督徒的人寒心,但事实就是事实,可是我们还要再看一个问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