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山水文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6:28:40
之间的渊源与联系以及儒家思想与山水之间的关系

勾三搭四……

简单地谈一些.
哲学是意识,而山水是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山水能成为人类视野中的审美对象经历里一个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如鲁迅的在论及魏晋玄学一段时提出的那时山水才真正成为人们文学中的审美对象,当然他是从文学意味讲的,自然的山水影响哲学还有在宗教甚至迷信的图腾崇拜.从最原始的人们还不能把自己同外界的非生命物体分开到懵懂地考虑探索有些物和人的关系,迷信或者原始宗教其实并不能一概被认为是愚昧的表现,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机器低下,什么样的生产力当然产生什么样的思想意识了.
具体到儒家思想和山水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把孔孟最初的儒家思想和以后理学化的儒教区分开来.早期的儒家思想也是重视客观的现实和人的自由思想的,并没有后来那么多的教条,完全把人们的个体自由束缚到统治者的集体意识中,因此如孔子所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子还是相当重视对个体的自我自由的关照的,但是到后来儒家解经风气兴起服务于大一统的政治形式后,儒家更重视的是社会和个体的关系,而不是个体自由和自然山水的体认.后代出现的反理学思潮并且向山水小品文回归,崇尚疏狂和简约,自由和任达,无疑是一种更高程度上的回归.

好问题。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我只能从一个小切入点谈点自己的认识。孔子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里就表达了儒家哲学与山水的关系,孔子认为,仁者应该像山一样的坚定,如颜回般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而三月不违仁;而智者却应该如流水一样,不固执,因时与势而应变无穷.因此儒家所主张的仁智统一就体现了山与水的交融。此外,道家没有儒家对仁与礼的坚定精神,而更多的强调顺乎自然之道,故而对水情有独衷,如老子说:上善若水。

山水画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应该是一种客观的表现,但它又充分体现了“以形媚道”“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在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直沐浴着儒、道、禅及玄学等文化思想的阳光雨露。人物画需要传神,比较容易理解,人是有精神的;然山水何神之有?山水画传神论的起源在玄学的兴起。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们崇尚老庄,实际上是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完全是想巩固士族大地主经济。先是通过诗歌的形式把哲学的内容表达出来,创立了“玄言诗”,从宋初谢灵运开始,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因为山水和玄理在人们的主观意识里是相通的。魏晋以降的士大夫们迷恋山水以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精神境界,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