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那首诗是思念郭奉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4:11:05

好像《短歌行》里有几段

七律 咏郭嘉

孙郎身死靖边尘,
奉孝奇言最足珍。【注】
算入细微非用卜,
心臻澄彻可通神。
能知人里隆兴主,
甘作阶前辅弼臣。
他世不教天妒误,
赤松游伴得长春。

【注】《三国志-郭嘉传》:“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貌似就是短歌行 里的几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有人说是曹操对贤才的渴望,但亦可理解为对郭嘉的思念。
当时曹操写诗的情境是明月当空,正好勾起对故人的思念。

曹操可没写过怀念郭嘉的诗

早在“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迹计辽东”的文末,就有一篇古人的赞诗,内容如下: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蠹,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死,中原栋梁倾。
在这首诗之中,郭嘉被赞誉为“豪杰冠群英”十分罕见,冠字说明了对于郭嘉的十分肯定,赞扬,认为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冠群英的是郭嘉!而非别的谁(文中还有左慈,于吉等仙人,可见一般。)冠群英的——仅仅是一个司马祭酒,十分罕见哪,他可不是丞相或者大都督!仅仅是普通官吏!和后来那个拔剑自刎的蜀祭酒程*(第八十四回 陆迅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一个官衔?!这不正反映了郭嘉的谦逊么?无庸质疑,十分多疑的曹操极少信任别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句——曹操的名言可以说明一切。)他手下的谋士有的也是身首异处(二荀),有的用他是为了消弱对手,其实是软禁(徐遮)但是曹操极其信任郭嘉,甚至在他壮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年岁就要欲拖以后事,要知道,有几个封建的君主(姑且叫他君主吧,其实从何进入京,皇帝的权利早已大权旁落了。)喜欢早早的安排好后事?关心后事,一般都是要…谋反!从这更能看出信任,而且是极其信任!可以被曹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