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无轻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1:07:18
什么意思哈 谢谢

古无轻唇
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并明”。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并明”中分化出来的。这项结论是清人钱大昕得出的。现将这项结论的证据简述如下(为简便,每条只举一例):
1.“非”古读作“帮”
《论语》:“子贡方(非母)人。:郑康成本作“谤(帮母)人”。
2.“敷”古读作“帮”
《诗》:“敷政优优。”《左传》引作“布(帮母)政”。
3.“敷”古读作“滂”
《诗》:“铺(滂母)敦”,《释文》:“《韩诗》作‘敷’”。
4.“奉”古读作“并”
《书 禹贡》:“至于陪(并母)尾。”《史记》作“负(奉母)尾”,《汉书》作“倍(并母)尾”。
5.“非”古读作“并”
《书》:“方(非母)告无辜于上。:《论衡》引作“旁”(并母)
6.“敷”古读作“并”
《史记 天官书》:“星茀(敷母)于河戍。”《索引》云“茀(敷母)音佩(并母),即孛(并母)星也。”
7.“微”古读作“明”
《水经注》:“文(微母)水即门(明母)水也。”
以上材料说明三十六字母中轻唇音和重唇音在上古只有一类,或者没有轻唇,或者没有重唇。其所以会得出无轻唇音的结论,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找到只有重唇而没有轻唇的方言,却找不到只有轻唇却没有重唇的方言。像厦门、潮州、福州等方言中就只有重唇音而没有轻唇音,这显然是古音的遗留。此外,一些地名的读音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根据这些地名的读音也可以确定古无轻唇音,例如:
费,旧读bi,“费”属敷母;
阿房宫,音e pang gong, 秦宫名。“房”属奉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