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凤尾鱼一生出来就是小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0:36:25
鱼不是体外受精吗?可为什么凤尾鱼一生出来就是小鱼?这不是哺乳动物的生育方式吗?太奇怪了。

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卵胎生”。它本质上是卵生,但是卵并没有被排出母体外,而是在母体内孵化后生出。与哺乳动物的胎生有着本质区别:胎生的动物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母体,靠胎盘来交换营养与代谢物质,而卵胎生的动物胚胎营养来自卵黄,跟母体没有交换。

以下供参考:
关于凤尾鱼的生殖:
“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引自百度百科

关于卵胎生:
“动物的卵在体内受精、体内发育的一种生殖形式。受精卵虽在母体内发育成新个体,但胚体与母体在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关系并不密切。胚胎发育所需营养主要靠吸收卵自身的卵黄,胚体也可与母体输卵管进行一些物质交换。这是动物对不良环境的长期适应形成的繁殖方式,实际母体对胚胎主要起保护和孵化作用。
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但其发育时所需营养,仍依靠卵自身所贮存的卵黄,与母体没有物质交换关系,或只在胚胎发育的后期才与母体进行气体交换和有很少营养的联系。它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间的情况。锥齿鲨、星鲨、某些毒蛇(如蝮蛇、海蛇)和胎生蜥、铜石龙蜥等均为卵胎生动物。
在动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其所产生的新个体虽不是卵而是幼体形态,但在母体内则备有作胚胎营养的卵黄,胚胎的发育并不直接依赖母体的营养,而只不过是卵在母体内发育、孵化,这和哺乳类靠与母体间组织联系而获取营养的真正胎生(鸭嘴兽除外,广义的哺乳类包括人类。下同。)是有区别的,所以称这种生殖为卵胎生。蝮蛇、田螺和一些鱼类都是卵胎生。不过在鱼类也有通过其他方式靠母体营养而发育的,这也是一种真正的胎生形式。例如海鲫类,是在卵巢内进行受精、发育、孵化,而仔鱼是在卵巢腔中,于开口之前,经过体上皮和鳃孔摄取卵巢组织所供给的营养。此外,在鲨类和鳐类,其开始发育是依靠卵黄营养,但待卵黄耗尽时,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