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内的固态金属内核为什么不会液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2 13:51:54
他的外面包围着液态金属内核,如此高的温度下为什么核心却有物质没有变成液态?有什么元素能在这样高温下却保持不液化呢?
我不太懂,说话不专业,不好意思,希望懂的人能说简单些,谢谢

压力使然,就像二氧化碳加压就能形成干冰,在地球内部极高的压力下,铁表现出的不是常态,在外地核部分,压力已达到136万个大气压,到了核心部分便增加到360万个大气压了。
这样大的压力,我们在地球表面是很难想象的。科学家作过一次试验,在每平方厘米承受1770吨压力的情况下,最坚硬的金刚石会变得像黄油那样柔软。
地核内部不仅压力大,而且温度也很高,估计可高达2 000-5 000℃,物质的密度平均在10^6克/立方厘米之间。在这种高温、高压和高密度的情况下,我们平常所说的“固态”或“液态”概念,已经不适用了。因为地核内的物质既具有钢铁那样的“钢性”,又具有像白蜡、沥青那样的“柔性”(可塑性)。这种物质不仅比钢铁还坚硬十几倍,而且还能慢慢变形而不会断裂。

我也不太明白,搜到个答案,你看看吧!
俄罗斯科学院高压物理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地球内核可能是由粘滞性极高的非晶体物质构成的。据俄《消息报》日前报道,地核为距地表约2900公里以下的地球中心部分。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判断,地核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地核主要成分为铁、镍等。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地球内核中的主要物质有可能是处于晶体状态的铁镍合金。但是,俄物理-数学博士布拉日金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实验时发现,将铁加热至熔融状态,并把熔融铁所处环境的压力逐渐升高至10万个大气压时,熔融铁的粘滞性会不断增强,铁中的晶格会逐渐受到破坏,其原子结构呈现出不规则排列状态,即非晶体状态。 地球内核中的压力最大可达约370万个大气压,地核温度约为5000摄氏度。布拉日金博士推测,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熔融铁的粘滞性会继续升高,其非晶体特性会愈加明显。因而,地球内核中的主要物质有可能是粘滞性极高、处于非晶体状态的、含铁镍成分的物质。

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