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危则安,无损则全的出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2:14:05
请问:无危则安,无损则全。有具体的出处吗?最先开始用是在哪里?具体怎么形成的。

谢谢!

二、《易传》(节选)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一)翻译课文
1、孔子说:“危险的出现,是因为只知道安享自己已经拥有的地位;丧失的产生,是因为只知道保护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混乱的发生,是因为只知道自己已经享有的太平。因此,君子应该在安定的时候却不能忘记了危险的存在,拥有的时候却不能忘记丧失的可能,天下太平的时候却不能忘记混乱的威胁。凭借着这一点,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并进而保全所拥有的封地以及邦国。《易经》说:‘时刻想着将要灭亡的危险,才能像拴在丛生的桑树上一样坚固。’”
2、《易经》的产生,大概是在中古时期(殷商)吧?创作《易经》的人,一定是有忧患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