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己谈谈教师如何让对幼儿不当行为进行教育?(举具体实例回答)25"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2:50:54
尊重的力量
一天早上,小明蹦蹦跳跳走进教室在搬椅子时,他发现在小朋友的椅子上有一本书没有收好,便大声嚷嚷:张老师,这儿有一本书没收。我说:那就请你把它送回去,好吗?他挺乐意把书拿到图书角,正想顺手往里面一扔,我连忙说谢谢你,你帮了我一个大忙。他听了连忙把书放整齐。说实话小明在我眼里是个行为缺失的儿童,吃饭,睡觉,无一不让老师放心,没想到一句谢谢,却让他把书主动放齐,是老师真诚礼貌的道谢让他觉得被尊重,心底的自尊也唤醒了。
很着急,请看见的朋友帮满个回复一下。谢谢!!!
不是不当幼儿园老师,是问如何对幼儿不好的行为进行教育

呵呵,你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因为幼儿的不当行为有太多太多,而你却想要具体的答案,这如何能玫举得清呢?
  有关对儿童不当行为进行教育的原则啊、方法啊,其实教育学书上讲得够多了,可是我们在实践中要么把它们忘得一干二净,要么就是丢弃一旁,因为我们觉得它们太抽象了,不实用,我们要的是具体的操作方法。然而,儿童总是千姿百态,别人的成功经验,用在你想教育的那个孩子身上,可能并不见效。这又促使我们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我也是一名来自一线的教师,对此我深有体会。
  对于你提的那个问题,我想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1、全面客观的了解幼儿,找出其不当行为的原因。所谓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也。有些孩子产生不当行为,可能是由于没有认识到行为的不当,或偶尔粗心犯错,或模仿别人的行为,或先前教育的失当所致,不能一概而论。
  2、尊重儿童,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有时候,孩子犯错可能仅仅是想引起成人的注意,让老师能多多关注他。如果老师对真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地爱着他们,爱着他们每一个人,那么,他们故意犯错的机率就一定会下降。
  3、相信孩子,给予儿童积极的期望。教师积极的期望会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孩子从中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尊重与信任,并主动向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儿童提出的期望应是具体的。比如,老师们常说:“我希望小朋友们都能成为好孩子。”那么,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这就应该具体化,加入一些形容词来对“好孩子”进行界定。
  4、树立良好的榜样,鼓励孩子向榜样学习。其中,教师的行为很关键,因为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观察教师、学习教师。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们在活动室里大喊大叫,那么,请你对孩子们说话时温柔一些、和缓一些;如果你想让孩子们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那么,以你自己的行为而不仅仅是用语言告诉他们吧。
  5、给以正确而明确的提示、指导。有时候,孩子行为不当,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于是他们只得效仿别人,或按自己的理解去做。比如,让孩子们排队,你可以告诉他们,“请大家一组一组地、轻轻地走到老师前面来排队,男孩站一队,女孩站一队”,而不是笼统地说“请大家排好队”。说话时注意吐字清晰,并辅以恰当的手势。
  6、及时表扬,肯定好的行为。
  7、必要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