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懦弱不堪无法胜利凭什么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呢对得起祖宗吗啊啊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5:35:30

楼主你好
现在普便认为春秋五霸是晋文公!齐桓公!秦穆公!越王和吴王!只是对越王也有争议!因为他和宋襄公一样并没有号令中原诸侯!个人认为应该把他换成楚庄王!

宋襄公的历史定位的确应该重新审视,本来所谓的“五霸”是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定位的。不过其合理的地方在于,古人是比较重视统治者的身份地位名爵的,宋襄公占了几个有利,第一,他是东周末期较早拥有特殊权利的国家,是较早的能够威胁到洛阳中央的崛起势力集团,后人的“春秋战国”的历史划分中,宋襄公和他的国家在当时“春秋”时期具有一定的标志性作用。历史学家们可能是考虑到其在特殊时期所起到的标志性作用作为划分依据的。至于宋襄公之后的霸主们,是一个比一个强了。第二,宋襄公的爵位是很高的,好像是公爵吧,还是当时周王的长辈,因为地位高,当时的诸候还是很给他面子的。当时只有少数几人拥有公爵的地位。另一个原因是,春秋五霸所处的时期人们尚很尊重“仁、义、礼、智、信”的称霸理念,强调以“德”服人,春秋五霸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至少在表面上尊重周王朝的中央地位,发生战争时也往往打着维护周室的幌子。宋襄公虽然国家不算很强大,人也懦弱了些,但几次出兵也都是以代周出兵的名义,在“仁义礼智信”这方面做的也还算过的去,虽然虚伪了些,不过对外口碑还行,所以这也让他在当时的诸候中拥有很大的面子和话语权,算是一种软实力吧。
这里提醒下:别忘了“春秋战国”是指两个时期的,春秋是指东周的初期,此时期的周朝还算是个不稳固的“联邦制”国家,当时的周王尚能在先祖的德行和一帮老臣后代的庇荫下得以苟延残喘。到了战国,大家都是唯实力论了,战国七雄的产生,就是不再顾及“仁义礼智信”的信条,这些理念在他们手里都成为了扩张的工具和筹码。这个时期的周朝已是名存实亡了。

因为虽然当时他的实力不算强,但是当时他做的事情影响了历史,而且很多比他强的人多不敢于去做

这是国力决定的,不是他个人。五霸标准不是霸王,而是势力称霸。

称霸的诸侯主要标志是“会盟”诸侯,而完成这一重要仪式的有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楚庄王芈旅、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这五位诸侯,所以真正的春秋五霸应该是他。同时在现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也采用这一说法,所以说这一说法更具有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