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写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后来为什么又投河自尽了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8:13:55
这句话的意思是:追寻真理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后来屈原为什么又投河自尽了呢

人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人成败的两面三刀方面因素是:环境和观念。一方面是外因的作用,一方面是内因的作用。
想一想当时的屈原,如果不是以死明志,还有什么选择呀。

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再次驱逐屈原。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

没机会了,秦已经强大到即使屈原当政也无力抵抗的程度。

这就证明屈原口是心非
文匪一个

教育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随便瞎许愿发誓

理想破灭了,生活没有盼头了!!

他开始是那么想的,看是求索了半天一无所获,耐心渐渐消磨尽了,只有一死求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