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减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55:43
最近工作好烦,很郁闷,很不想在那上班了,感觉要崩溃了,怎么能减压呢

放假的时候去外散散心放松一下,不过我认识最好的方法是,晚上有时间找几个知心的哥们吐一下心扉俗话说的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们为什么疲于奔命 (2007-07-11 08:57:12)
分类:杂谈--还没想好

我们为什么疲于奔命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速度和效率的无限追求,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高速运转阶段。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1707人参与)显示,84.0%的受访者确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加急时代”了,“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在疲于奔命”成了多数人的共同感受,而明确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8.3%。(7月2日中国青年报)

不久前在《杂文月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文中作者在随团赴俄罗斯考察时发现,下班后和节假日根本雇不到翻译和导游,不是因为他们太忙,而是他们都不上班,即使加薪也不去,他们说,“周末我要享受美好的人生”。在西方,人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在我们身边,工作固然不代表生活的全部,但如果失去工作也许将会意味着失去全部。从上小学我们就已经习惯了疲于奔命,终极指向自然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上了大学之后,我们依然要为各种等级证书疲于奔命,目的是为了毕业时能争取到一份好的工作;即使你有幸得到了一份好的工作,依然容不得丝毫懈怠,看看日渐飞涨的房价与不断攀高的物价,再看看周围严峻的就业形势与诸多虎视眈眈的目光,你怎能停下自己疲于奔命的步伐?

只要工作机会依旧稀缺,而我们的幸福又不得不维系于工作之上的时候,疲于奔命几乎也就成为了我们难以摆脱的宿命。

每个人都在疲于奔命,每个人又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疲于奔命。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疲于奔命源于压力,而压力正是来自于对未来的不安与恐惧。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之下,并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基层民众嗟叹民生多艰,由此不得不疲于奔命谋求生存与发展。

经历过多次的压力传递以及疲于奔命的社会气氛的渲染,即使衣食无忧的“精英群体”也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变得疲于奔命起来。他们不仅仅是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