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蒋介石实行训政的目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3:03:04
请问?

中华民国的国父,国民党的总理孙中山所遗留的建国大纲,明确表示,建国需经历“军政”、“训政”,最后达到“宪政”的目的。

简单来说,军政,是以军政府革命军的武力为力量,消灭阻碍国家宪政的军阀,统一全国;

训政,发展民生经济,逐步实现地方自治,启蒙民众对宪政的认知,为宪政打基础。

宪政,即颁布宪法,最终完成中国共和民主。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二次北伐,全国归于统一。于是国民政府根据《建国大纲》订定《训政时期约法》,此时的“约法”相当于国家基本法。由当时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实行“一党训政”。在1928年至1947年间,即为训政时期。

1936年,国府制定了五五草宪,但因为抗战爆发,中国宪政得以延迟。

建国大纲原文

一 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

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 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

四 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五 建设之程序分为三期:一曰军政时期,二曰训政时期,三曰宪政时期。

六 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以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

七 凡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则为训政开始之时,而军政停止之日。

八 在训政时期,政府当派曾经训练、考试合格之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其程度以全县人口调查清楚,全县土地测量完竣,全县警卫办理妥善,四境纵横之道路修筑成功,而其人民曾受四权使用之训练,而完毕其国民之义务,誓行革命之主义者,得选举县官,以执行一县之政事,得选举议员,以议立一县之法律,始成为一完全自治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