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1:00:23
我所教学的班级是农村村级小学三年级,全班21人,12人父母外出打工,上学全步行,远一点的同学要走1小时左右,没有特别调皮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作文很差,作为老师的我该如何做才能在一年左右使大多数学生习作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切合实际要可操作性强。

我的教学经验是,
1、教课文时,注意和学生欣赏课文的好词,好句,记住备用。并且提炼出写作方法。
2、多写日记,丰富写作素材。但要求不要高了,能写出一件事来,句子修通顺就行,较好的,范读,鼓励表扬,让学生说说写作过程。
3、鼓励学生摹写,仿写,不怕抄袭。只要看出对原文有改动,且符合自己的情况就表扬,这样长此以往,潜移默化,用它山之石攻自己之玉,就会心领神会写作要领,技巧。对学生作文用欣赏的目光看,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经常和学生欣赏文章,是提高写作的关键。
4、班里办作文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虽然我读小学时作文也写得不咋样.不过还是说说我的看法吧
首先是每天日记得坚持写哪怕只写1 2句话写得多了自然就有自己的思路
其次就是多给同学们讲讲写作文的相关知识要点.中心思想很重要.要强调出自己独特的思路而不是照搬.多拿实例让学生看并作详细的解说
比如作者的处境,经历,以及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