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的跟踪评价的定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0:24:10
环境影响评价的跟踪评价的定义

跟踪评价是指规划实施后及时组织力量,对该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
  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发现有明显的环境不良影响的,及时提出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根据《中华人[1] 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五条,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规划实施后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之间的比较分析和评估;
  (2)规划实施中所采取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有效性的分析和评估;
  (3)公众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见;
  (4)跟踪评价的结论。

在书中只查到“规划跟踪评价”,是指规划实施后及时组织力量,对该规划实施

后的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发现有明显的环境不

良影响的,及时提出并采取新的相应改进措施。

此定义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相通的,即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

境影响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检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

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

LZ可以将两者整合。

《环境影响评价法》提出了要加强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和有效监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首先,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也有可能项目投产或使用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损害公众的环境权益,必须及时调整防治对策和改进措施。其次,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监督措施主要是配套实施“三同时”制度。但“三同时”制度只注重形式上的监督检查,而且只注重对污染治理设施和污染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环境资源要素、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监督检查一直缺乏有效的措施。第三,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身所存在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同时在执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考虑不到的情况,致使环境影响评价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评价的最终结果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错误。当然作为一种预测性评价机制,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监督以减小偏差并避免错误的出现。因此,为改进评价方式、方法,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