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益阳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4:37:51
请人写一篇游湖南益阳某景点的日记,不要太长,300多字就够了,老师要求要有排比段落,我不会,只好等哪位好心人帮帮忙了
满意的话可以追加一百分以上,要快点,星期一要交的!!
求你们了,写几百个字而已,不要复制的资料!!!!!

1、
  唐家观:寻找残缺的古商埠文明
  从湖南益阳火车站前的一条公路向西经过桃江县城后,我们的车进入安化境内。继续沿资江边上新修的水泥公路穿过江南镇,在镇上的临江的一条老街逗留了片刻后,闯入我们视野的是一座正在修筑的水电站。宽阔的资江因为大坝的拦截,平静的水流在这里突然变得汹涌湍急。隔江相望,远远便可见到一片黑瓦覆盖的建筑群,这就是我们本次行程的第一站——唐家观古镇。
  找了一户临江的人家门口停好车,我们下到江边的码头,让船家直接把我们送到唐家观。停船上岸,一座古朴沧桑的小镇立即展现在我们眼前。从石板垒就的台阶拾级而上,穿过狭窄而陡峭的小巷,一条几百米长的老街蓦然横亘,仿佛急切地想将千百年的故事和传说向我们尽情倾诉。
  整个镇上,除了我们几个游客,似乎看不到一个生人,只有屈指可数的寥寥数人或坐或蹲,闲散地守候着自己古老的家门。他们略微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看见我们不亦乐乎地忙着拍这拍那,偶尔露出惊异的神情。
  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巡视着沿街逶迤排列的一幢幢古老房子,依稀可以想象当年唐家观繁华忙碌的情景。资江上游及附近的山中盛产黑茶,而黑茶的远销则需依靠水运。于是,自然而然地,在两相方便的位置就产生了一个贸易集市。山民来此卖掉自家生产的物品,换回自己需要的物资;商人从远方运来各种消费类商品在此出售,又将当地的特产黑茶收购上来,远销到全国各地。
  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商埠的兴衰,主要是基于交通和贸易的变化。古代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水运,因此绝大多数比较兴旺的商埠都是建在水面比较开阔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陆路运输逐渐取代传统的水运方式,商埠的重心位置也逐渐转移到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唐家观地理位置偏僻,除了水运,至今似乎还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直达,因此,它的衰落也是必然的。
  其次是贸易,也就是利润。缺少利润的支撑,商埠也不能维持下去。唐家观本地并不生产黑茶,倒是资江对岸的大熊山深处是黑茶的主要产区。随着现代交通的改善,紧邻大熊山的洞市镇大力发展黑茶生产,逐渐摆脱了销售过程对唐家观的依赖,自己直接搞起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企业运作模式,唐家观自然而然地越发没落下去了。
  唐家观老街上密密麻麻排列的几十家老房子中,给人印象较深的是位于街中央的十家店。如今,十家店的招牌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