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学国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请问《颂》中的诗篇描写什么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1:57:21
A、民众生活 B、祭祀拜祖 C、宫廷宴会

B 多为为先祖歌功颂德的文章

B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B
颂是 中国周代祭祀时用的舞曲,配曲的歌词有些收在《诗经》里面,分“周颂”、“鲁颂”和“商颂”三类。

《诗经》中的“风”是指“民风”、“国风”,主要描写民众生活。
“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记载了古代诸侯在宫廷饮宴时所做的文章。

《颂》
《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
对于《颂》的解释,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据阮元《□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周颂》大部分是西周初年周王朝的祭祀乐章,也有迟至昭王时的作品。《鲁颂》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颂歌。《商颂》是春秋时期宋人追述祖业(宋为殷商后裔)之作。
《周颂》的作者已不可考。
《鲁颂》 4篇,《小序》以为都是颂鲁僖公的。首篇是《□》,《小序》说,因为鲁僖公治国很节俭,宽厚爱民,很重视农业、美马,鲁国人尊重他,“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季孙行父是鲁国贵族,鲁文公、宣公时为掌权大臣,谥号“文子”。史克,即太史克,亦即里革。《左传·文公十八年》载季文子使太史克对鲁宣公的一大段话,可以看出他是个学识渊博的史官,《小序》说《□》是他所作,当有所据。后人有的以为《鲁颂》都是太史克的作品,有的则认为只有《□》一篇是太史克所作。
《鲁颂》中有《□宫》一篇,朱熹《诗集传》认为它是鲁僖公自作,并不足信,有人根据诗中“新庙奕奕,奚斯所作”的话,认为此篇是奚斯的作品。奚斯,名鱼,鲁公子,《左传·闵公二年》有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