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这个题目的议论文材料有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9:57:18

防患于未然,是对突发危机的预先准备,是对未来各种情况的预测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中国有句成语,未雨绸缪,说得就是这个 道理。还没有下雨,就先补好屋顶,这样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就能在温暖的房中躲避风雨的袭击。
典故:
1.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遂写一首《鸱鸮》诗与成王。其诗曰: “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叛乱阴谋。成王虽心中不满,然未敢责之。

2. “诗经”中有一篇标题为“鸱鸮”的诗,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坚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

诸葛亮的“空城计”,就很好地阐释了你的问题,具体你要看看三国演义中的这一回。你就会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