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跑车的底盘都很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07:10
为什么跑车的底盘都很低???如果底盘加高有什么不好?
最好能给出更详细的资料.

赛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2点是最重要的
  1;空气动力学
  2;轮胎的抓地性能

  轮胎性能=抓地力×耐磨性
  F1轮胎要求具备良好的抓地性和耐磨性,这是两种互相制约的性能。

  抓地力是指利用柔软的化合物使轮胎咬住地面的能力,轮胎通过与地面的摩擦产生热量,能够使橡胶逐渐变软,柔软的化合物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适宜的温度,但是轮胎磨损也非常快。今年在比赛中不允许换轮胎,必须采用更硬的化合物确保轮胎的耐磨性,所以抓力地大大降低了,FIA就是用这个办法来减慢赛车的速度。

  比赛中,轮胎获得最佳抓地力的理想温度为80度至100度,如果轮胎温度超过了正常使用的温度,轮胎表面会出现起泡现象,严重影响轮胎的性能。轮胎是否气泡主要取决于轮胎中心的温度,如果内部温度低于表面温度很容易导致起泡。比赛过程中,轮胎表面的温度经常迅速上升,比如驾驶失误导致轮胎锁死,或者赛车调较出现问题,造成轮胎过热等。橡胶是高度绝缘体,轮胎表面的高温不可能很快传递到中心,所以要让轮胎在高温下有上佳表现,只能等到轮胎内部温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另外一个影响轮胎表现的主要因素是胎压。轮胎的充气量在F1是一个关键因素,必须寻找完美的平衡。胎压是根据赛道的特点调整的,一般来说,在摩纳哥那样的低速赛道上,胎压要比银石、巴塞罗纳那样有很多高速弯道的赛道上低。
  轮胎类型={干胎(硬胎,软胎)、雨胎}

  F1轮胎分为干地和雨地两种类型,表面有四条沟槽的干地轮胎直径660毫米,雨地轮胎直径670毫米,前轮胎宽度限制在305毫米到355毫米之间,后轮胎宽度是365毫米到380毫米。雨地轮胎要确保在湿滑的路面上有足够的抓地力,必须迅速排出进入胎纹与地面间的雨水,使轮胎表面更有效地接触地面,所以雨地轮胎的设计重点是能够充分适应湿滑路面的高性能复合排水纹路。

  空气动力学与F1
  说到F1赛车车身,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便是各种空气动力学组件。由碳纤维打造的车身和底盘固然是一个亮点,但由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在F1赛车车身和底盘设计上的广泛应用,使F1车队对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相应的组件设计到达了其他任何赛车都无法比拟的水平和规模,这正是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