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n Pachelbel 的妻子Barbara Gabler是怎样过世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2:54:04
是殉情 还是和Johann Pachelbel 结婚后死于难产 那个关于 卡农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那个关于卡农的故事不是真的,死于难产。
他年轻时在圣罗伦兹(St. Lorenz)高等学校就读,就追随许温默(Heinrich Schwemmer)和魏克(Wecker)两人学习作曲和器乐演奏的技巧。1669年6月29日,进入阿尔道夫学校(Altdorf),并在圣罗伦兹教堂内担任管风琴师。一年后,因为经济状况被迫辍学,终止了他的大学教育。然而在隔年春天他因为在学术知识上展露的天分,而被选入另一所学院接受学者训练,而且因为他在音乐上别有专精,学校更特许他在校外另外跟从普伦次(Kaspar Prentz)学习作曲。

1673年追随他的老师普伦次到维也纳担任圣史提芬教堂的管风琴师。维也纳是个天主教国家,他也因此接触到了德国南部和意大利的天主教音乐作品,在普伦次的影响下,逐渐将自己原有的北德风格转向意大利风格。 之后他进入了艾森纳赫(Eisenach)担任宫廷管风琴师,这是艾萨克逊-艾森纳赫公爵,即约翰·乔治王子的辖地。五年后因为王子的哥哥过世,宫廷守丧,乐师都被裁撤,他于是在1678年5月18日离开艾森纳赫。然后来到了艾尔福特(Erfurt)的普雷迪格教堂(Predigerkirche)。这个教堂对管风琴师的要求很严格,除了要伴奏新教派门徒演唱圣歌,还必须提供圣歌的前奏曲,不能即兴乱弹。因此,他的管风琴技术得以发挥便是在这个阶段,而且发表不少重要的管风琴作品,奠立了他巴洛克后期管风琴名家的声望。

1681年,28 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两年后芭芭拉难产过世。隔年他再娶茱笛丝卓默(Judith Drommer),Judith为他生下了七名子女。艾森纳赫就是巴赫的故乡,所以他与巴赫的父亲也熟识,他还当了巴赫姐姐的教父,也负责教导巴赫的哥哥音乐。巴赫的父亲去世之后,这位长兄就负责教育巴赫音乐,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为巴赫的师祖。

离开了艾尔福特(Erfurt),来到符腾堡(Wurttemberg)位于斯图加特(Stuttgart)的宫廷,这里是玛德莲娜女爵的辖地(Duchess Magdalena Sibylla),这个地方给他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可惜好景不常,在1692年秋,因为法国大军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纽伦堡,最后辗转到了戈塔(Gotha)。碰巧出生地纽伦堡的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