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受伤时要用冰块敷,过后又要用热水敷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9:17:10

外部撞伤或者扭伤都会引起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血,肌肉组织受刺激也会渗出组织液。即便有外部伤口,因为血液凝结的很快所以马上就会被堵塞。血液和组织液伤在受伤的地方堆积,伤处就肿起来了。
冰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循环,从而减少毛细血管出血,抑制炎性反应。而且在寒冷的环境下痛觉神经传导也会变慢或被阻断,起到止痛效果,所以在伤口干净的情况下应该尽快进行冰敷。
冰敷时间不能太长因为会冻伤皮肤
热敷 等毛细血管恢复完整(恢复的很快)之后开始进行热敷,热敷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作用就是加速身体对伤处堆积液的吸收。
热敷要注意温度,有少数人不适合热敷,有外部伤口的情况下不能热敷。
最后消了肿了就意味着人体对这次外伤的自我处理已经完成,好的也就差不多了。

冷敷是为了防止受伤部位血液或组织液溢出,形成肿胀或淤青。一般在24或者48小时后采取热敷,此时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促进局部代谢,加速身体对伤处堆积液的吸收。

因为受伤部分血液发热和凝固,就要用冰块降温驱散凝固在一起的血液,过了一定时间用热水敷可以疗伤,就象泡温泉差不多,消除疲劳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