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什么时候开始戒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1:40:17
好像佛教刚传入中土时没有色戒

释迦牟尼本人就强调戒色,希望比丘要远离女难,比丘尼是在阿难的要求下才产生的。

至于所谓没有戒色的情况是在密宗产生后才出现的现象,密宗的产生晚于释迦牟尼的涅盘

刚传入中土时没有色戒? =>不可能!
任何正教的初义就是去除所有的执著...

佛教根本五戒是戒杀生、戒盗窃、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戒邪淫包含的范围比“色戒”的范围广泛多了,所以说:“好像佛教刚传入中土时没有色戒”是绝对不正确的。

从苏陈那开始。

从唐朝开始

“色”字头上一把刀。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生命的性行为是为了生命的延续,适当的性行为是合乎世间人情的。如果,过分的享受其带给自己的精神感受,轻则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重则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点,可以从现实和历史上得到很科学的结论。也直接反映出其行为的因果关系。
我们了解佛教是从释迦牟尼的时代开始的,释迦牟尼从修行到证道并从事人间的教化,从而有了后面佛教的形成。现在反过来说,释迦牟尼教化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来修行?怎么才能证得“道”呢?释迦牟尼是过来人,深知其中的修证机理。于是说了这样的不能做,那样的不能做,并且制定了很完善的戒律。看过佛经了解佛学的都知道,戒律是佛学教义里的关键,因为这些都是辅助修行完成道业的必要条件,是修证过程中的行为准则。离开了这些戒律而能完成个人修行成就佛位是永不可能的事情。色戒(佛教里称淫戒)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可以答复您,戒色在释迦牟尼传教的时候就有了。

附《梵网经》节选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波罗夷

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三: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僧中共住;三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