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的信息熵”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9:49:31
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较如下:
法文:3.98比特

西班牙文:4.01比特

英文:4.03比特

俄文:4.35比特

中文:9.65比特

这些是什么意思??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

熵的含义你先去看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936.html?wtp=tt
(不高兴看就略过吧)

在这里熵是表示信息量(information content)。

在这里是越小越好.越小表示能用最短的代码(比如0/1代码吧,中文/俄文/英文/西班牙/法文 存成电脑都还原成0和1)传递最多的信息。

形象点说就是同样一件事情,或者联合国开个破会,做个会议记录文件。用5种文字写,然后把他们存在电脑里(都成0和1 了),然后看那5个文件哪个文件最小。

然后就是现在说法文最小,中文最大。

话说这个联合国也真无聊的...

凡是有利必有弊。
信息熵越高,表明文字表达的信息量更丰富,同时也显得更混乱。
信息熵越低,表明文字表达的信息量更稀少,同时也显得更明确。
你大可以随便找本书,完全同样的内容,任何一种外文都比中文厚得多。
所以,为了更精确的、傻瓜式地表述,请用其他语系。
所以,为了用更简短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请用中文。
所以,为了真正实现人机交流,学界有种论调是信息熵越高的语言越有优势。
所以,为了低碳环保,请大家共同努力消灭除中文外的所有语言。